020-123-4444

公司动态 分类
北京中酉2024秋季瓷器工艺品专场bevictor伟德发布日期:2024-12-12 09:25:42 浏览次数:

  bevictor伟德北京中酉2024秋季拍卖会将于明日在富华大厦正式启幕。此次秋拍,中酉团队严选明清瓷器近百件,数量不多,但件件精彩,隽品迭出,内容丰富多元,诚邀各位藏家拨冗莅临。

  说明:霁红釉盘为清代经典品种,乾隆时期烧造技术成熟,呈色稳定。拍品盘形规整,内外壁均施霁红釉,釉色纯正浓艳,釉面微现橘皮纹,口沿处留一道整齐的灯草边,修足规矩,胎质硬朗坚实。

  底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书写端庄。传世乾隆霁红釉盘多见篆书款,据《清档》记载:乾隆二年以后,乾隆皇帝统一篆书为此类官窑落款制式,可见此类楷书款霁红器都是乾隆二年之前烧造,较为珍罕。

  说明:皮球花为雍正朝新创之纹饰,拍品为同治御窑佳例,成对传世,疏为难得。形制周正,通体施白釉,釉面洁净温润。外壁以粉彩绘饰皮球花纹,呈雪花状、月华锦纹状、莲花状,变化多端,或两两成对,或三者成簇,错落有致。粉彩敷色亮丽,色彩纷呈。

  出版:《慎修思永-清代道光御窑瓷器展》,北京,2023年,页144-145,图39(其中之一)

  展览:慎修思永-清代道光御窑瓷器展,北京嘉德艺术中心,2023年2月25日-3月10日,39号(其中之一)

  说明:拍品形制规整,内外罩施白釉,釉面莹润亮洁。外壁以粉彩为饰,四面圆形开光内绘博古图,如意、宝瓶、四季花卉、宝鼎、五谷、灯笼等纹饰寓“五谷丰登”、“四季平安”、“吉庆有余”等吉祥美意,开光之间以缠枝西番莲纹相隔。外口沿、开光及近足处缀点金彩,更显富丽。拍品纹饰布局有致,绘工流畅精湛,设色明艳悦目。

  说明:霁蓝釉盘为清代御窑传统品类,历代皆有烧造。拍品造型规整,盘内外满施霁蓝釉,釉色明亮均匀,静雅肃穆,口沿一道白边,对比鲜明,饶有意趣,成对传世,更为难得。

  说明:大雅斋乃为慈禧太后于圆明园天地一家春的画室,亦为其私人堂款。同治十三年,清宫内廷传办烧造大雅斋款系列瓷器,本品即为藕合地器之一。

  盘形规整,盘内施藕合色釉为地,以粉彩绘花鸟纹,群芳盛放,枝叶丰茂,雀鸟翻飞,羽翼多彩,神态悠然,图案精巧,画风柔和,一派祥和之气,上题“大雅斋”款识,后落“天地一家春”钤印。外壁素白,以粉彩环绘一种缠枝莲纹。朗斯多夫为美国现代艺术家、设计师,钻研中国古董艺术收藏之道逾三十年,并就中国陶器出版图录。

  说明:豆原为商周时期盛器,后由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为祭祀大典用器。拍品即以青铜器为原型制作,肃穆典雅,纹饰仿摹青铜器,气韵沉稳华贵,内外满施霁蓝釉,色如蓝宝石,沉静内敛。盖里和器底处依青铜器“盖器对铭”制度,阳文镌刻乾隆六字三行篆书款。

  据《清档》记载,乾隆十三年“于四月二十五日,司库白世秀将做得祭器木样持进,交太监胡世杰呈览。奉旨:将祭器盖里并底俱刻款。钦此。于五月初二日,司库白世秀将坛庙祭器纸样十五份⋯⋯交江西唐英烧造⋯⋯。”而《清史稿》志第五十七则又记载“乾隆十三年,诏祭器宜法古bevictor伟德,命廷臣集议,始定⋯⋯凡陶必辨色,圜丘、祈毂,常掣青”。则此类霁蓝釉豆或为乾隆十三年为北京天坛所定烧之瓷器新品种。

  说明:拍品形似仰钟,故得其名。流行于明代,清代亦有延烧。内外皆以青花为饰,烧制精美,碗心、内、外壁均以缠枝莲纹为主题纹饰,花型饱满,枝叶流畅,内口沿加绘一周缠枝荷叶。纹饰繁而不乱,青花发色浓丽,纹饰绘制精细。

  说明:花神杯为康熙时期创烧的名贵珍品,以十二月令花卉和诗文为纹饰,传世品中六月荷塘鸳鸯杯极为少见,疏为珍赏。

  拍品小巧玲珑,器型俊秀舒展,盈手可握。器壁盈薄,釉面莹润如玉。外壁以青花绘六月荷花图,荷塘中荷叶翩翩,荷花盛开,一对鸳鸯在池中追逐嬉戏,远处飞禽凌空而视。另一面配以题诗:“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诗文结尾处铃印“赏”字印章款。诗文取自唐代·李群玉《莲叶》,与所绘花卉相合,意蕴高雅、相得益彰。此杯画工精雅,书法工致,青花发色青翠靓丽,集诗书画印于一身,堪比一代芳华,弥足珍罕。

  说明:白地轧道矾红彩瓷器乃乾隆官窑中的名贵品种,据《乾隆二十一年立磁器玻璃器皿底簿》载:“乾隆二十二年七月十三日,小太监胡士杰奉旨交来:大清乾隆年制三寸描金边白地锦上添花红龙磁钟两件。乾隆二十六年四月初一日,奉旨赏庄亲王此种一件、下存一件。”

  乾隆三十一年《各作成活计清档》载:“本月二十七日⋯⋯将画得白地红龙合牌杯盘一分持进,交太监胡世杰呈览,奉旨著发往江西照样多烧造些送来,其原样仍交乾清宫,钦此。”档案中“白地锦上添花红龙磁钟”“白地红龙合牌杯盘”应即为拍品同类器,殊为珍罕。

  小杯形制隽秀精巧,瓷胎坚薄,釉面润泽,光亮凝腻。内壁素白,外壁以白釉轧道海浪纹为地,其上绘以矾红彩云龙赶珠纹,神龙威猛矫健,腾飞于海浪之上,口沿及足际加饰金彩。纹饰描绘精细,红白对比鲜明,金彩富贵华丽,极富装饰性。底落“大清乾隆年制”楷书款,于乾隆御窑器中较为少见。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白地轧道海水矾红描金云龙赶珠纹杯与拍品形制、纹饰相同,可资参阅。

  参阅: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白地轧道海水矾红描金云龙赶珠纹杯,编号:故瓷008520

  说明:釉里红于元代景德镇创烧,需高温烧制,制造过程艰难,因此元代釉里红器传世较为珍稀。拍品形制秀挺,釉面浑厚结实,白中微微闪青。颈部、腹部以釉里红描绘纹饰,中以弦纹分割,颈部绘蕉叶纹,腹部绘缠枝花卉纹,寥寥数笔,生趣尽显。

  釉里红纹饰以氧化铜做呈色剂烧造,罩以透明釉之前绘制纹饰,在高温还原焰中烧成釉下红彩,具有鲜艳明快、吉祥喜庆之风韵,创烧于元代。因烧造过程复杂、难度极大,作为初创阶段之元代釉里红瓷器,传世、出土者均为数不多,且大多收藏于各大博物馆。此瓶是目前少数在市场上流通的元代釉里红精品,疏为珍罕。其造型、纹饰、构图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元代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相类,可资参阅。

  拍品形制秀挺,为典型的元代玉壶春瓶的样式。所施白釉浑厚结实,白中微微闪青。颈部、腹部以釉里红描绘纹饰,中以弦纹分割,颈部绘蕉叶纹,腹部绘缠枝花卉纹,纹饰以釉里红线绘而就,寥寥数笔,生趣尽显。釉里红发色绮丽,红白相映,堪称元时釉里红的代表之作。

  参阅: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元,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编号1970.214

  说明:永宣之际,为弘化天朝圣德,谕遣中官郑和七下西洋,中外往来遂变密切,此前中断数十年的海外经贸重开,与中东地区交流得以恢复,其中瓷器一项,深为当地贵族喜爱,故西下宝船之中不乏用于赏赐的青花瓷器。明承元制,重视窑业,后更于珠山置御器厂,设有司专备窑事以供御用和赏赐,较之元朝浮梁磁局,规制更宏,技术精进,所出之品,为世所珍。其中永乐青花折枝花卉纹盘为当时重要赏赐瓷之一,为中外交流盛事之见证者。此盘即为此中之佳例。

  其形宏硕端庄,胎质细腻洁白,釉汁莹润青亮,口沿绘一周海水浪涛纹饰,内、外壁均饰十二朵缠枝花卉,勾画婉转流畅,盘心主题纹饰为描绘一丛缠枝牡丹,构图为一花居中心,四花拱卫,匀称分布,藤蔓绵绵,构图疏朗而饱满。线条粗细并用,青料浓淡兼施,从而令画面富具苍翠欲滴的意趣,透出凝重雄浑之美,一如朱明盛世,威加四海之气势。

  出版:《雄奇丽-十七世纪青花与五彩瓷特展》,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7年,页188-189,图64

  《玉堂佳器-过渡期彩绘瓷器展》,华夏收藏网,2019年,页116,编号46

  展览:雄奇丽-十七世纪青花与五彩瓷特展,佳趣雅集,2017年10月26日-11月19日

  说明:康熙一朝瓷业精进,上承朱明诸窑菁华,下启雍乾御瓷之先声,是为中国陶瓷史上官民窑业全面辉煌的时期,其间发明创新甚多,特别康熙十九年之后有清一代官窑重新恢复,在能工巧匠的诸多努力之下,窑业技术高超,许多旷世名品遂应运而生。釉下三彩则是当中著名的一例,集青花、釉里红、豆青三种色彩于一身,其画面色彩对比鲜明,立体感强烈,视觉效果独特,烧制工艺复杂,由于三种彩料对发色的温度及还原气氛要求不同,其成功烧制极其不易。清代康熙釉下三彩瓷烧造量极为有限,传世品更是少见。

  拍品为康熙釉下三彩精品之作。瓶身遍绘山石房屋、渔舟泛波,苍松古树,笔意简练高古,用色古雅沉静。上海博物馆馆藏康熙时期釉下三彩同类制器,可资参阅。

  参阅:《上海博物馆藏康熙瓷图录》,上海博物馆、两木出版社,1998年,页131,图89

  出版:《雄奇丽-十七世纪青花与五彩瓷特展》,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7年,页234-237,图84

  展览:神采飞扬-明末清初景德镇瓷器之巴特勒爵士纪念特展,景德镇东郊学堂,2016年12月24日-2017年2月24日

  雄奇丽-十七世纪青花与五彩瓷特展,佳趣雅集,2017年10月26日-11月19日

  说明:拍品口底相若,造型周正端庄。外壁以青花通景描绘十八学士图,表现其于庭院间会友听琴、观书品画、赏景弈棋之场景。以竹石卉草为伴,以琴棋书画为侣,文人学士或含笑抚琴,或端坐倾听,或专注对弈,或执笔若思若语,人物生动,描绘精湛。青花发色鲜艳,以浓淡色阶区分表现物件之光影变化,使画面仅着一色,但仍具极强的表现效果。空白处以楷书题七言诗四句:“台阁峥嵘透碧空,登瀛学士久遗踪,丹青想出忠良手,不画当年许敬宗。”此诗出自于清代《坚瓠首集卷之一十八学士图解》。讲述了唐代初年,秦王李世民设立“文学馆”,揽天下英才,杜如晦、房玄龄、于志甯、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十八人入选为“文学馆”学士,时称“登瀛洲”,并命阎立本《十八学士写真图》。后因许敬宗支持武后,陷害忠良,故其后以十八学士为题的作品皆不绘许敬宗,十八学士图,仅见十七人而已,此笔筒亦然。笔筒造型端庄雅致,画面人物丰富,诗画融于一体,相得益彰。人物描绘细腻,神态各异,青花发色浓艳透紫而层次分明,为清康熙年间文房之隽品。

  上海博物馆馆藏有清康熙时期青花十八学士图笔筒,拍品与之形制、纹饰相类,可资参阅。

  参阅:《上海博物馆藏康熙瓷图录》,上海博物馆、两木出版社,1998年,页70-71,图46

  说明:此件水仙盆长八方形,平口,腹壁微内敛,平底四角承方如意形四矮足,底内有支钉痕。口沿堆塑古铜纹,外壁一周饰卷草螭龙纹。通体满施粉青釉,质地匀净润泽,无丝毫杂质,如淡淡绿韵,给人以自然清新,沁人心扉之美感,堆塑釉薄处,露出洁白胎色,淡淡泛青,似月光皎洁。

  说明:雍正一朝御窑精丽小品广为推崇,从中可见帝王对瓷器烧制一丝不苟之态度,而此类大盘则为是时御窑中特别品类,尺寸相似者尚可见四类,盘心纹饰分别为瓜瓞连绵图、云龙捧寿图、穿花翼龙图、青花矾红海水云龙图。后三者均被乾隆官窑所沿袭,见于传世,而本品与瓜瓞连绵图者则为雍正一朝所独有,堪称旷世绝响。天民楼藏有清雍正青花瓜瓞绵绵纹折沿大盘,可资参阅。

  拍品折沿,造型别致,恢弘硕大,气宇不凡。胎骨坚致,釉质莹润。内外均以青花绘饰,盘心为八瓣宝相花,瓣尖各对应一朵缠枝莲花,莲花枝叶又各自卷曲成葫芦状。内壁环绘缠枝莲托八宝纹,口沿满绘海水波涛纹,盘外壁绘六朵折枝花果,分别为莲花、桃、葵花、石榴、梅花和枇杷,寓意祥瑞。整器纹饰外疏内密,对比鲜明,繁简有致,青花发色鲜艳,重笔点染处颇具永宣遗韵,纹饰清晰,描摹细腻,疏堪珍赏。

  纷繁纹饰中,盘心八角宝相花缠枝莲纹或化裁自永宣时轮花绶带如意耳扁壶之纹样,具有浓郁的风格,外壁六组折枝花果纹仿摹永宣同类大盘,内壁莲托八宝纹则融汇佛教经典,体现雍正御窑摹古而不泥古之理念,为雍正御窑传世精品杰作。

  参阅:《天民楼青花瓷特展》,台北鸿禧美术馆,1992年,页182,图74

  说明:拍品撇口,深腹,圈足。外壁以素三彩暗刻装饰。先在瓷胎上面雕刻出“赶珠龙纹”,再以素三彩绘牡丹花蝶纹,雕工精细,绘画生动。尤其是花蝶纹饰中所用的湖水绿色,素雅恬静,为康熙素三彩中别具特色之品,十分少见。明清两朝,龙纹大都用作主题纹饰,此碗却将其用作辅助图案,在代表富贵的牡丹花叶间显示皇家龙纹,使得装饰手法更加丰富。

  参阅:《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页67

  说明:拍品造型挺秀,线条柔和。外壁以釉里红绘穿花螭龙纹,西番莲花型饱满,螭龙穿梭其间,矫健灵动。颈、肩、胫部加绘缠枝花卉纹、回纹、如意云头纹、莲瓣纹等。整器笔法细腻,线条流畅清晰,釉里红发色雅致。香港苏富比2019年利国伟爵士旧藏专场中拍出同类器,可资参阅。

  参阅:香港苏富比,2019年11月28日,利国伟爵士瓷器玉雕雅藏,编号6

  说明:拍品敛口短颈,肩部丰圆,整体造型俊秀稳重,比例和谐,口沿外侧饰一周青花云肩纹,肩顶饰小蕉叶纹,腹部绘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为主题纹饰,流畅自然,器足饰一周青花海水纹。釉光莹亮,青花发色青翠,釉里红发色温雅,呈色俱佳,浓而不艳,雅而不淡,器形大小适中,赏玩相宜。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2000年,页227

  说明:明代各朝黄釉,以弘治朝烧制为最佳,其黄色娇嫩,釉光清亮,陶瓷史上常作为明代黄釉之典型,称为“弘治娇黄”。

  拍品即为明代弘治年间御窑黄釉的佳作。造型规整,胎质坚密。盘内外满施黄釉,釉色均匀纯正,黄彩淡雅柔和,观之清丽宜人。

  说明:拍品为乾隆朝仿古采今之佳器隽品。杯呈腰圆形,浅腹平底,两侧设半月形耳,如鸟之双翼,故名“羽觞”,为古人饮酒之用,饮时平端,双手执耳。以战汉时期羽觞杯为蓝本烧就,法国吉美博物馆藏清乾隆仿官釉羽觞杯,其形制、釉色与拍品相类,可资参阅。

  赵宋以降,文人士大夫皆以官哥窑为文房清供之逸品,仿烧瓷器以雍正乾隆时期最为逼真。

  乾隆六年《清档》载:“六月二十一日bevictor伟德,司库刘山久白世秀来说太监高玉等交:⋯⋯观釉羽觞洗一件⋯⋯于九月二十六日,司库刘山久白世秀将观釉禹觞洗一件配得木座,进交太监高玉等呈进,奉旨:着交瀛台汲元殿放者,俟朕到时再陈设,钦此。”档案中“观釉羽觞洗”即为拍品同类器,殊为珍罕。

  拍品形制周正,隽巧别致。胎质细实缜密,足部露胎处呈褐色,为仿南宋官窑瓷胎而制。通体满施仿官釉,釉色天青,淡雅明快,釉层肥厚,凝润若脂,尽得古韵。附旧配硬木底座。

  说明:据乾隆元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所载:“十二月二十二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将碹得画各样花卉木样四件并原样盘二件持进,交太监毛团呈览。奉旨:准照画‘佛日常明’字黄地青番花盘样式作七寸盘、五寸盘,大碗、小碗俱照此花卉样做。钦此。”以上为“佛日常明”碗烧造源流,拍品应为这一时期烧造。清宫档案另有记载:乾隆二十一年十月,御膳房铜磁珐琅玻璃底档:“⋯⋯佛日常明磁珐琅碗五件、佛日常明磁珐琅钟四十二件⋯⋯”,可见此类制品在清宫中均被视为珐琅彩瓷。

  拍品胎质细腻,制作规整,外壁以柠檬黄釉为地,其上以洋彩绘制缠枝莲托宝杵、洋花纹,间饰等距四圆形开光,以蓝料彩绘边线,内书“佛日常明”四字,并以四组缠枝宝相花间隔,纹饰布局对称,绘画工致细腻,色彩浓艳华美。

  说明:拍品造型饱满,碗外壁施墨彩为地,其上以三彩满饰满饰花鸟图,描绘生动,碗心、内壁以黄、紫、绿彩绘花蝶纹,精巧别致。整器所施釉彩典雅秀美,意蕴淡雅宁谧。

  说明:拍品形制与故宫博物院藏蓝地粉彩轧道开光天河配图碗相同,为清宫七夕时令用器,较为少见。据乾隆八年《各作成活计清文件》中记载:“十二月初九日传旨:着交唐英烧造,其碗大小厚薄深浅款式俱照此膳碗,外面俱烧五彩各色地杖,花样各按时令分别吉祥花样,碗内仍照外面花样,俱要青花白地⋯⋯七夕用鹊桥仙渡”,即为拍品此类碗之由来。

  拍品形制端庄,华美精致,碗身外壁满施蓝地轧道锦地纹,其上四组圆形开光内以粉彩分绘牛郎、织女、乞巧、起居之景,碗内以青花绘“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图”,全器画艺纯熟精道,粉彩娇嫩清新,色调艳丽华贵,装饰效果强烈,寓意四季富贵,吉祥美好,属清道光之精作。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珐琅彩·粉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页243,图215

  出版:《慎修思永:十九世纪的中国瓷器道光御窑篇》,文物出版社,2024年,页438,图127

  说明:拍品造型周正端庄。外壁满施柠檬黄釉,釉面柔润丰腴,隐现波浪纹,呈色明快鲜亮,娇美夺目,釉下模印缠枝牡丹纹一周枝叶舒展匀称,线条流畅bevictor伟德。碗内白地匀净,中心粉彩绘一折枝蟠桃,画工精细,施色层层递进,甚为逼真,绿叶浓淡有致,青翠欲滴,更显瑞桃娇嫩妍丽。

  柠檬黄釉在新进欧洲珐琅彩的启发下得以创烧,而其质量至雍正朝达到巅峰,成为清宫御瓷的主要釉色之一。本品将此种釉色与同为清宫创烧的粉彩瓷装饰手法两相结合,碰撞出新颖的视觉效果,堪称象征清宫御窑卓越制瓷工艺的范例。南京博物院馆藏有相类器,可资参阅。

  参阅:《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页385

  说明:拍品口底相若,造型周正,胎坚厚重,外口沿刻暗缠枝卷草纹,通体施泛青亮白釉,釉面莹透滋润平滑。腹部绘制仕高仕图,宽衣博带,姿态怡然,人物神情勾勒细腻、生动,周围衬以山石树木,层次清晰,为崇祯时期清雅文房器具。

  说明:砚屏发展至清末民国已成为重要室内陈设文房用品,不仅其材质越发丰富,表现形式也花样迭出,并一般都配以木座,似拍品般成套瓷制者较为少见。纽约佳士得曾于1998年拍出一例拍品同类器,可资参阅。

  拍品正面一侧以粉彩绘西洋人物山水图,山石重叠,松柏葱茂,远处西洋楼阁,上设十字架,特征鲜明,两名西洋人物对立,极富新意趣味;另侧则以墨彩绘村落冬景图,云雾纷绕,湖面苍茫,楼阁掩映,左下钤两处方形红印,如同水墨画作。两相对比,趣意横生。边框、底座均通施珊瑚红釉,上加绘金彩纹饰,华贵典雅。

  说明:拍品造型,仿古代青铜器式样,胫部、腹部、胫部均设出戟,殊为别致。外壁通以青花为饰,颈部绘洞石花卉纹,奇石嶙峋,花枝丰茂,腹部环绘莲纹,间以云纹,隙地分层装点云头纹、十字云纹、花卉纹与鼓钉纹。整器意蕴古雅,青花发色艳丽,为仿古佳作。

  参阅:《明代嘉靖隆庆万历御窑瓷器·上-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瓷器对比》,故宫出版社,2017年,页072,图20